“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是頑瘴痼疾,必須下大力氣堅決糾治。”前不久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》,對于持續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具有重要意義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,持之以恒正風肅紀,推動黨風政風為之一新。然而,形式主義具有頑固性、反復性、變異性,在高壓態勢下,其從“臺面”轉入“臺下”,以隱形變異的方式屢屢出現,“過度留痕”便是其中典型。
工作留痕本意是通過保留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資料,有效監督干部職工對工作的落實。但現實中,一些單位和部門卻把“好經”念歪了。在施工現場,一些過度留痕現象時有發生,個別單位各類檢查“自我加壓”,喜歡在上級標準化制度基礎上“搞創新”。有的安全考核本末倒置,重資料輕現場,安全管理人員每天耗費大量精力留照片、拍視頻,考核雙方就“P圖與識別”“AI與反AI”斗智斗勇。有的以匯報材料是否精彩、資料包裝是否精美、活動記錄是否詳盡檢驗黨建工作質量,忽視黨建對生產經營的助推保障作用。黨建工作淪為“紙上談兵”,偏離了其凝聚黨員、服務群眾、促進工作的初衷。
過度留痕之風為何屢禁不止?一方面,一些上級部門在檢查考核中,過于依賴臺賬資料,將其作為評判工作的主標準,使得基層單位不得不迎合這種考核方式,陷入留痕的怪圈。另一方面,一些黨員干部政績觀錯位,存在懶政、惰政思維,認為只要把痕跡做足,就能顯示工作的“扎實”,而忽視了工作的實際成效。
整治過度留痕之風,剎住形式主義隱形變異的不良勢頭,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。近年來,中國鐵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按照黨中央關于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決策部署,持之以恒、久久為功,在整治形式主義方面積極作為,成效顯著。在運用大監督工作機制破“四風”難題上,中國鐵建通過整合紀檢、巡視、審計、法律等多部門監督力量,形成監督合力,對企業內部可能存在的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問題進行全面排查和整治。對發現的過度留痕等形式主義問題嚴肅問責,從制度層面杜絕形式主義滋生的土壤。在檢查督導工作中,倡導開展“四不兩直”檢查督導,避免了基層為迎接檢查而做表面文章、搞形式主義作秀的現象。通過這種務實的檢查方式,能夠直接深入了解基層實際工作情況,掌握工作中存在的真實問題,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整改。要深入學習黨中央關于反對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的指示精神,通過剖析典型案例,讓干部職工深刻認識到過度留痕等形式主義的危害,從思想根源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工作觀,下大力氣開展整治工作,營造良好的企業風氣。
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,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敵,是阻礙企業轉型升級、高質量發展的大敵。各級要深刻認識到過度留痕的危害,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做法,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工作導向,建立科學合理的檢查考核機制,注重工作實際成效,不以痕跡論英雄,不靠臺賬評優劣。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,深入基層、深入群眾、深入實際,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為群眾辦實事、為企業解難題上,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贏得廣大群眾和上級部門的認可和支持,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。
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8414號 地址:北京市復興路四十號 郵編:1008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