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東坡風骨 立清廉之志 |
?作者:文佳 ??時間:2025-09-29 |
【字號:大 中 小】 |
黃州的雨,曾打濕蘇軾的竹杖芒鞋,卻未模糊他“一蓑煙雨任平生”的澄澈目光。這位一生仕途坎坷、三起三落的文人,始終以清廉為筆,在為官與為文的歲月里,寫下了跨越千年的廉潔箴言,恰為我們照亮了堅守初心的道路。 蘇軾的廉潔,藏在“茍非吾之所有,雖一毫而莫取”的清醒里。任黃州團練副使時,他躬耕東坡、自筑雪堂,雖家境窘迫,卻對百姓饋贈分文不受;任職杭州時,主持修蘇堤、疏西湖,手握大量工程公款卻未私占半厘,甚至自掏腰包補貼工程。這份“不貪外物、只守本心”的堅守,為黨員干部清廉從政、勤勉奉公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。黨員干部,要做企業廉潔風氣的“引航員”,既要組織廉潔教育、傳遞紀律要求,更需以蘇軾為鏡時刻自省:面對項目合作中的“人情往來”,能否守住“非吾所有一毫莫取”的底線?遭遇評優評先時的“私下說情”,能否保持不偏不倚的定力?唯有將這份清醒融入日常言行,才能在職工心中樹起可信、可敬的清廉形象。 蘇軾的廉潔,更融在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的情懷里。他的清廉絕非冷漠的“獨善其身”,而是帶著“先天下之憂而憂”的溫度:在密州,他減免賦稅、救濟災民;在惠州,他修橋筑路、改善民生。這份“清廉為基、為民為本”的理念,正是我們工作應追求的價值落點。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時,不推諉、不敷衍;推動廉潔文化落地時,不搞“形式主義”、不做“表面文章”,要以清廉之心辦實事,以務實之舉暖人心,讓廉潔不僅是“紀律要求”,更成為連接干群、凝聚企業向心力的紐帶。 ? ? ? “人生到處知何似,應似飛鴻踏雪泥”蘇軾以豁達書寫人生,更以廉潔在歲月“雪泥”上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印記。我們當承東坡風骨:以“一毫莫取”的堅守筑牢廉潔防線,以“為民務實”的情懷踐行初心使命,讓廉潔之風如蘇軾的詩作般,在企業發展的長河中,歷久彌新、滋養人心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清正廉潔的強大力量。 |